如果让各种 AI 进行合作解决复杂的问题,AI智能可能会在短时间内上升至一个全新高度,而这个设想被称之为「群体 AI」,而 HyperCycle 旨在促使这件事情在区块链上发生,本文将解析 HyperCycle。
(前情提要:AI 正在融合Web3!为NFT和数位艺术添「新料」 )
(背景补充:ChatGPT「70种外挂、网页浏览」终於来了!OpenAI:Plus用户下周体验新功能 )
本文目录
量变引起质变的效果在 AI 演算法模型中已经得到了一遍又一遍的验证,从 GPT1 到 GPT4 的跃迁过程中,真正迭代的是在於引数量的变化,从而让 GPT4 产生了让研究人员难以解释的智慧。如果我们的野心再大一些,让 GPT、BingChat、midjourney 甚至於文心一言等等的大小模型聚集在一起,毫不夸张地说,AI 智慧将会在短时间之内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这种野心勃勃的设想便被称之为群体 AI,系统中每个 AI 模型之间会相互协同工作,以解决复杂问题。通俗而言,我们可以通俗理解为个人的单打独斗和团队的整体配合 —— 单打独斗中的个人需要负责全部,而团队配合中的个人只需要负责部分。
理想总是丰满的,现实总是骨感的,想要让这些科技公司之间化乾戈为玉帛,为人类发展共同做出贡献,自愿分享出自己的核心演算法和资料库,这无异於是痴人说梦。
但如果,我们利用区块链技术来打破这个猜疑链呢?
HyperCycle 应用简介
想要通过组织或者其他第三方机构的协助来统筹这一批 AI 科技巨头进行 AI 技术协同必然是不现实的,我们需要一个真正意义上公平公正的规则 「监督者」 来维护这个游戏秩序,HyperCycle 就是这样的一个角色。
早在 1995 年,HyperCycle 的核心创办人 Ben Goertzel,作为 SingularityAI 的首席 AI 科学家,便有设想过去借助全球网际网路的发展红利,去为全球人工智慧网路搭建一个去中心化的基础平台架构。然而,由於网路硬体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安全的去中心化方式进行工作的开销非常高,因此这个设想一直只是设想而已。
而当时间快进到 2015 年,以太坊提出了智慧合约的概念,尽管严格意义上来说,智慧合约既不是智慧也不算是合约,但这种通过提前在网路节点中持续性设定验证指令码,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来验证与维护整体网路安全的思路,让创办人第一次看见了一种新的思路来验证这个 AI 创新实验 —— 让节点变得智慧。
如果用具象化的形式去描述 HyperCycle,可以理解为,它是一个能让 AI 演算法与资料进行上链的一个区块链架构,它通过去中心化的组织设计与更加高效的资料传输与安全技术,以让不同专案的 AI 演算法之间既可以实现 AI 算力共享,又能保证每个 AI 演算法都能得到演算法运算过後该有的 「奖励」。
从技术角度解释 HyperCycle,可以将其描述为一个全新的区块链架构,由 TODA/IP 和 TODA 框架、共识与声誉机制、系统监管、智慧合约、MeTTa 等共同组装而成。HyperCycle 能够处理高速、大规模的链上代理与互动,例如基於人群资料量训练的人工智慧演算法的链上部署以及以代币经济学为驱动的互动媒体等。
藉助 HyperCycle,原本相互独立且功能单一的 AI 演算法模型可以相互配合,在内部执行复杂的智慧演算法流程,从而达到质变的效果。
TODA/IP 无帐本区块链:让区块链的传输效率适用於 AI
为了让区块链技术适用於 AI,最核心的难题在於时间成本和资料运输成本。在传统的区块链系统中,每当发生一笔交易,所有节点都会接收到全部的交易资料、hash 参考值和区块头,这种复制式帐本记录模式导致系统的记录效率和成本线性增加。
在过去的模式迭代中,有专案提出了分片管理的解决思路,将区块节点划分为不同的片段,每个片段只记录自己所负责的交易记录。这种分片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效率问题,但也增加了系统复杂性,进一步提高了系统运营成本。
TODA/IP 在某种程度上与分片管理的底层原理很类似,但它是通过更彻底的去中心化的方法来保持系统的轻量运营和低开销 —— 每个本地资料块负责管理自己的历史资讯。
TODA/IP 的核心结构是让个人记录与他们自己的本地化帐本联络起来,这使得这些记录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半自主的代理,在交易或者资料传输时,节点个体只需与与自己帐本相关的、特别是涉及争议的交易进行互动。
在这样的交易过程中,交易验证器代替了传统模式的帐本,为整个交易提供四个重要的功能:
为了配合 TODA 的资料架构,节点与节点之间所传输的档案格式也进行了相应的迭代。「TODA 档案」 本质上是一个数位资料档案,作为後设资料依附在每个档案的帐本上。一个档案的内部资料和它的分类帐之间的结合允许一个档案表现的像一个 「唯一的数位物件」(一种 NFT,可以理解为一堆钥匙共同开一把锁,或者开锁的一部分)。
当交易发生时,涉及的每笔交易都会导致相应的记录附加到该档案的相关分类帐中。这些交易记录还包含其他资讯,例如参与交易的其他各方的地址。
藉助於 TODA/IP 机制,原本冗杂的帐务资料传输过程被优化,区块链的传输效率得以与 AI 演算法相匹配。
POR(声誉证明机制):效率与公平的二次润滑
仅仅只有效率是无法支撑整个蜂群 AI 的运转的,公平性也是区块链架构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在 HyperCycle 中,系统引入了相比於 Pos 与 Pow 机制更适合於 AI 算法系统的动态共识机制 —— 声誉证明机制(POR)。
在最早期的区块链系统中,采用的是 PoW(工作量证明)机制,每个节点必须通过计算工作来证明其参与度,以获得相应的权益。然而,PoW 机制消耗大量能源,因此出现了更轻量的 PoS 机制:网路节点可以通过拥有代币来获得确认交易的权利,而无需进行计算工作。
尽管 PoS 规避了 PoW 的能源浪费问题,但仍延续了 PoW 中的 “富者更富,穷者更穷” 的马太效应,即共识只能由拥有大量资料处理能力或代币的节点提供。对於想要真正共赢的节点或愿意为整个蜂群 AI 提供算力的中小模型而言,这种赢家通吃的局面显然是不利的。正因如此,声誉证明机制(PoR)应运而生。
PoR 的核心思想是将基於流动性加权等级的声誉评分作为区块链网路的共识机制。PoR 框架使用的网路节点的声誉量随着时间和互动而确定。
单个节点的声誉量是通过混合在一起的规范化评级与整体节点的声誉值来综合计算,且会随着时间动态改变。这不是简单的由其他节点直接给出的评级值。而单个节点的行为也会通过系统对应的量化公式来影响它的整体声誉值。
在此基础上,PoR 机制将会根据信誉值来确定一组负责维护热度共享状态的共识节点,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节点与节点之间的信誉值会随着互动而不断更新。在每一轮 PoR 共识机制开始时,社群需要选择共识组成员并邀请进对应的共识组,而共识组的成员将从具有最高声誉值的节点中选择。
例如,集体声誉得分超过网路总声誉值的 50% 时,会从小组中选出一个领导者,他的功能是:
将待处理交易列表中的所有有效交易打包到一个区块中
利用交易清单中交易资料来计算所有网路节点所生成的新的信誉值
向共识组广播并提交资讯
PoR 机制在 AI 创新生态中的最大价值在於,不论参与者使用的是大型模型还是小型模型,只要其演算法对整个丛集足够有效,其将获得更高的信誉评分和回报。这将极大地吸引各类中小型 AI 模型专案方积极参与,同时也更充分地发挥了蜂群 AI 的优势。
轻量级 「环」:画龙点睛的机制创新
在 HyperCycle 的整体架构中,设计最为巧妙的莫过於轻量级的 「环」 机制。
按照 HyperCycle 白皮书的定义,TODA/IP 网路中的节点可以被认定为 「环」,每一个 「环」 都是一组特定的记录,并且是分层连线的。而一个 TODA/IP 系统可以持有一个环的集合,我们可以称之为 「环集」。而一个最小节点就是所谓的 「轻量级环」。
轻量级环最为巧妙的一部分在於 —— 它既可以与其他环相配合形成环集去满足超大型的算力或者资料交易,而它自己本身却也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如果有一天 GPT 加入了这个蜂群 AI 之中,藉助於 「轻量级环」 的节点机制,它既可以作为一个全球顶尖的 AI 语言生成聊天系统独立存在,也可以把自己与丛集相融合,成为某个 AI 虚拟人中语言内容生成的其中一个板块存在。
MeTTa 合约语言:让合约真正拥有智慧
一个全新的 AI 区块链架构现在只差最後一步,即如何将各种 AI 演算法模型迁移到链上。答案是:一个原生的智慧合约 MeTTa。 MeTTa(Meta Type Talk)语言是在 OpenCog Hyperon AGI 专案的背景下开发的,它具有许多优秀的特性,使其成为 HyperCycle 的核心智慧语言。
MeTTa 具有灵活的底层语义,如面向同类构型理论的等价处理。AI 专案方可以通过 API 介面直接呼叫系统来处理各种事务,这意味着在处理 TODA/IP 讯息或 TODA 资料时不会进行冗余的指令码运算,从而提高执行效率。
另一方面,MeTTa 是一种基於元图重写的语言,它以统一的方式表示资料和程式码,实现了高阶函式和动态型别。MeTTa 支援多正规化程式设计,包括函式式、逻辑式、面向物件式和并发式。MeTTa 还提供了强大的型别系统,确保程式码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更重要的是,通过使用 MeTTa 的编译器,专案方可以将 MeTTa 源程式码编译为最初在 Rchain 区块链开发的 rholang 语言的源程式码。这使得 MeTTa 能够藉助 rholang 强大的并发特性实现真正的智慧。甚至可以在 MeTTa 智慧合约的内部利用 tokenomics 来管理计算资源的分配。
藉助 MeTTa,无论是 AI 还是其他专案方,都可以在 HyperCycle 节点上自由执行相关的智慧合约,自动管理资源分配,将工作外包给其他人,并主动促使节点之间合作解决问题。
完成这最後一步,我们的丛集 AI 将真正活跃起来。
Summary
区块链与 AI 结合可以为商业和社会带来全新的价值。区块链提供了一个安全和透明的资料库,用於储存加密的资料,而 AI 则具备模拟人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二者结合使用时,区块链能够提高 AI 模型所使用的资料资源的可信度和透明度,并通过将模型连线到自动化的智慧合约来提高 AI 操作的速度。
此外,区块链与 AI 结合还可以实现资料和程式码的统一表示,从而实现高阶函式和动态型别。这意味着 AI 能够快速而全面地读取、理解和关联资料,为基於区块链的业务网路带来新的智慧化。通过利用区块链储存和分发 AI 模型,还能提供审计跟踪功能,并利用 tokenomics 来管理计算资源的分配。
综上所述,区块链与 AI 的结合不仅提升了资料和模型的可信度和透明度,也为商业和社会带来了更高效、安全和智慧的解决方案。这种结合将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多创新机会,并推动社会的进步。
📍相关报导📍
AI 教父变成「吹哨人」,他到底在怕什麽?
OpenAI创办人项目》Worldcoin展开1亿美元融资!准备未来数周正式上线
MakerDAO发表「终局计画」五阶段!DAI引入AI治理、创造独立区块链